🌱 你是否也懷念小時候在田埂間奔跑、在樹林裡探險的時光?最新研究指出,童年與自然的連結,是培養未來土地守護者的關鍵!
🌳 一項刊登於頂尖學術期刊《Biological Conservation》的突破性研究,由 Drescher, Kim 及
Warriner 攜手完成,深入探討了農村土地所有者的經驗,發現童年時期豐富的自然體驗,不僅在他們之中相當普遍,更顯著地培養了他們與自然之間深厚的情感紐帶 (呼應 Cleary 等人於 2020 年的研究)。
這項研究以嚴謹的科學證據告訴我們,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童年自然回憶,竟然對我們成年後與自然的連結產生如此深遠的影響!研究團隊發現,童年時期的自然經驗,能培養更強烈的自然連結感,進而影響他們如何管理和保護手中的土地 (正如 Lockhorst 等人於 2014 年的研究指出,與自然連結的增加會促使個體將自己視為自然資源保護主義者)。這一發現與 Lengieza 和 Swim (2021) 的觀點不謀而合,他們強調自然體驗在個體生命的不同階段 (兒童期和成人期) 都能促進與自然的連結。
更重要的是,這種與自然的連結並非僅僅是個人情感,它更進一步地內化為一種保護自然的身份認同,從而直接影響了他們在土地管理上的決策和實踐。這項研究的重要性在於提醒我們,童年時期與自然的每一次親密接觸,都在潛移默化地培養著未來地球的守護者。對自然的愛並非與生俱來,而是需要從小培養。
因此,我們每個人都應該成為推動自然教育的倡導者,為我們的孩子創造更多親近自然的機會,讓他們在真實的自然環境中學習、探索和成長。別再讓孩子們的童年侷限於室內空間,鼓勵他們探索戶外,感受自然的奧妙,這不僅有助於他們的個人成長,更關乎我們地球的未來!讓我們一起為下一代創造更多珍貴的自然回憶,讓他們成為愛護地球的一份子!
🌱 參考文獻
1. Cleary, A., Fielding, K. S., Murray, Z., & Roiko, A. (2020). Predictors of nature connection among urban residents: Assessing the role of childhood and adult nature experiences. Environment and Behavior, 52(6), 579-610.
2. Drescher, M., Kim, Y.H., Warriner, G.K. (2022). Private landowners' childhood nature experiences affect their feelings of connectedness-to-nature and land stewardship as adults. Biological Conservation, 274, 109713.
3. Lengieza, M. L., & Swim, J. K. (2021). The paths to connectedness: A review of the antecedents of connectedness to nature. Frontiers in Psychology, 12, 763231.
4. Lokhorst, A. M., Hoon, C., Le Rutte, R., & De Snoo, G. (2014). There is an I in nature: The crucial role of the self in nature conservation. Land use policy, 39, 121-126.